首页>企业
战疫情,齐上阵!车企彰显责任担当,全力转产防疫用品
2020-02-12 10:41:28 来源:物流商用车网 作者:晓春

2月10日,各地企业有序开工,复工的前提条件必须戴口罩、测体温、车间消毒、分餐而食。这中间,戴口罩对于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1.jpg

有分析认为,全国每天需求 1.5 亿个口罩,而每天产量只有2000 万个(其中 N95 口罩日产量不到 12 万个),缺口很大。

以广汽为例,其有 11 万工作人员,一旦开工生产,按照每人每天2个口罩计算,每天需要 20 万个。而比亚迪集团有 22 万人,如果按照每人每天2个计算,就需要将近 50 万个口罩。还有上汽通用五菱,一共有 2.5 万员工,每天也需要5万个口罩。

所以,对很多汽车企业来说,光是满足自己员工口罩需求就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刻不容缓”这个词来形容当下的形势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据了解,上汽通用五菱、广汽集团、比亚迪、陕汽等汽车企业已经相继加入转产防疫用品的战疫中来。其依托资源,调配资源,着手防护物资生产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尽最大力度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期间,汽车制造业的这些代表企业,不仅在汽车制造领域有雄厚的技术和品牌积淀,更是面对疫情,迎难而上,充分彰显了企业公民的责任担当。

上汽通用五菱日产口罩量将达170万个

目前,上汽通用五菱与下游供应商共同生产口罩。由于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刚开始就包括了口罩、消毒液,所以省去了再去变更的麻烦。生产线调试好了就可启动生产供应前线。

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广西德福特集团工厂的一部分生产线现已改为无尘车间。总共建立了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N95口罩生产线和10条通用医用口罩生产线。根据生产设备的配置、人工和其他资源,预计口罩的日产量将达到170万个。

比亚迪2月底可日产口罩500万个、消毒液5万瓶

日前,比亚迪宣布开始生产消毒产品和口罩,比亚迪的消毒剂和口罩将在9天内批量生产并发货。到2月底,口罩的产量能达到500万/天,每天生产消毒液5万瓶。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线的防护用品的需求。


比亚迪中央研究院负责生产消毒剂,深圳宝龙工业园区比亚迪第九事业部生产口罩,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消毒剂。宝龙久步是一家EMS工厂,拥有自己的生产线、医疗设备体系认证以及长期合作且稳定的上游原材料资源。所以,比亚迪在资源和能力上拥有很大的优势。

2.jpg

广汽集团积极行动 加入生产口罩行列

2月8日,广汽集团研究如何打造口罩生产设备的解决方案。按照规划,将研究打造用于加工生产口罩的设备和生产线的方案,以及积极探讨生产口罩,为防控疫情出力。目前,广汽方面已经在考察有关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并着手培训相关工艺人员。

为了快速上马生产线, 不仅广汽部件在加紧落实方案,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还在2月6日专门带队到东莞考察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了解口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的技术可行性。

2 月 9 日,广汽部件第一台口罩生产线样机制造完毕。2 月 10 日调试完就已投入生产。一台设备 24 小时能生产五六万个口罩。公司还要将设备改为高速,而一台高速设备一天产能可达十几万个。

3.jpg

转产护目镜 车企齐上阵

除转产口罩外,不少汽车企业也在转产护目镜等防疫用品。

东风股份2月5日晚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千叶药包按照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目前积极开展医疗防护用品护目镜的试生产,并根据药企客户的需求紧急恢复药用PVC、PET塑料瓶等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工作,协助客户保障抗疫情医药用品的连续生产及供应。

4.jpg

陕汽集团按照2月6日陕西省政府防疫物资采购专题会议精神要求,也主动承担起了防疫物资中护目镜的生产任务。当天,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第一时间召集技术、工艺、生产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方案,分头攻坚模具、注塑等工艺细节,落实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陕汽充分发扬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仅2天时间就完成了生产护目镜所需的各项准备工作,成功装配护目镜样品,达到了防疫使用要求,日装配产能3000只以上。

编后:

“汽车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各领域产品的最终成品大部分都和汽车相关;汽车产业也是产业脊梁,在应对社会危机压力方面有很强的的社会支撑力,无论人员、资金、技术储备、特殊生产场地等都有极大的优势。”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拯救行动。非常时期的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用品生产,一方面是为了自力更生尽快恢复生产,降低企业损失。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配合国家抗击疫情,同时支援整个经济建设。毕竟,一些防疫用品尤其口罩,仍然是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所有想要复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某种意义上,口罩、消毒液、护目镜等防疫用品就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保护神,同时面对疫情,车企积极转产,也在彰显大国车企的责任与担当。

注:图文素材来自公开报道及企业官微

物流商用车网文章,转载联系本站授权 责任编辑:木木
33

马增荣
中物联装备委主任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张 炜
中物联金融委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刘宇航
中物联危化分会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杨国栋
中物联企业评估办主任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秦玉鸣
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

中国物流商用车专家委员会

和大咖来场约会

查看更多